您当前的位置:光雾山之窗 > 国内 > 正文

从避暑季火爆到红叶节盛事 文旅融合谱新篇

www.guangwushan.net 时间:2025-10-03 来源:光雾山之窗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年来,四川巴中光雾山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逐渐成为国内文旅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从今年夏季避暑季的火爆场面,到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三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光雾山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其魅力,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

避暑季成果丰硕,实现三大突破

  今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避暑季期间,光雾山景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实现了数据、结构和口碑的三大突破。

  数据方面,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69.71万人次,同比增长45.67%,创下历史新高。“光雾山+诺水河+空山”三片区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多点并进、全域繁荣的景象已然呈现。

  游客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省外游客占比首次突破五成,达到54.91%,涵盖多个省份,港澳台及国际游客达1088人次,国际游客接待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同时,年龄结构全面覆盖,3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30.37%,成为“特种兵打卡”“星空露营”的主力军;31至60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比过半,家庭亲子游持续升温;60岁以上银发族稳定参与,康养慢游成为新风尚。消费层次也显著提升,门票收入持续攀升,景区入园游客达60.64万人次,同比增长40.91%。此外,餐饮、住宿、文创等二次消费蓬勃兴起,游客不再只满足于“打卡拍照”,而是愿意停下来、住下来、玩进去、带回去。

  在口碑方面,光雾山诺水河在各大OTA平台平均评分4.8分,游客满意度达98%。“清凉世界”“避暑天堂”“服务贴心”等成为用户高频关键词,“梦境光雾山”实景演出场场爆满,星空露营地成为年轻人的浪漫地标。

四大举措激发活力,为红叶节奠定基础

  避暑季的成功,得益于景区在营销、业态、品质和保障等方面的有力举措。

  营销上,景区坚持“线上引爆、线下落地、内外联动”的策略。线上携手央视网等主流平台,推出“光雾星河”星空疗愈慢直播,全网观看量突破70万人次。联合主流媒体及头部网络达人开展实地探访,依托新媒体发布图文视频1800余条,网络曝光量突破2亿次。线下赴广州、北京等地举办推介活动,还在德国柏林“中国(四川)大熊猫”文旅周上大放异彩。

  业态创新方面,积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光雾山运动主题乐园,推出“红叶空漂”“红叶飞车”等新颖项目,52天内入园游客达14.64万人次。同时,举办“青春无极限特种兵挑战”等12项主题活动,升级夜间经济,打造“梦幻光雾,夜上桃园”消费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品质提升方面,实施“引人入胜”品质提升工程,在国道两侧栽植18公里的爬墙蔷薇,完成43处景观微更新。高分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验收,完成天府旅游名镇创建。更新6000余个四语标识标牌,开展酒店饭店店名和菜单双语更新,引进AI即时翻译设备等,持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推行《旅游服务质量“三色”标识管理办法》,畅通投诉渠道。

  保障方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设置警示标识,配备救生设备,划分巡逻网格,设立临时医疗点,搭建“15分钟救援通道”,多平台发布安全提示,组织联合执法检查,确保避暑季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红叶节蓄势待发,亮点纷呈

  即将于10月1日至11月18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以“客从远方来AI上光雾红”为主题,将带来一系列精彩活动。

  本次红叶节旨在强化国际传播,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通过在马来西亚开展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整合美联社、BBC等国际顶级媒体多语种推广,在纽约、伦敦等全球枢纽城市地标投放广告等方式,光雾山红叶节的全球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时,突出AI赋能,打造科技文旅新标杆。将举办“AI上光雾红”科技嘉年华,引入多种类机器人,开展人机共创舞蹈、机器狗舞狮等科技创意活动表演,还有人机互动赛、人机生活集市等,让游客体验科技与文旅融合的魅力。此外,还将开展“AI上光雾红”人工智能创作征集活动,通过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展示光雾山红叶美景、巴中非遗文化和特色美食。

  在全域联动方面,将推出分众化产品并提升服务品质,实现“红叶经济”与全域消费、生态产业联动发展。例如,开展“红叶有约”系列预热活动,包括“我把红叶寄给你”全球传递活动、红叶寄情“码”上护树等;还有“红叶有礼”主题活动,如“诗韵巴山”全国诗词名家巴中创作会、“低空揽胜”光雾山金秋低空观光季等;以及“红叶有戏”配套活动,如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丰富游客的综合体验。

  从避暑季的火爆到红叶节的盛事,四川光雾山景区正以其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扎实有效的举措,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向着全年全域全龄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光雾山景区将持续打造为更多游客心目中的理想旅游目的地,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范例。(供稿/供图:巴中文旅示范区)

    声明光雾山之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hs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