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光雾山之窗 > 旅游 > 正文

纳西风情——记纳西文化

www.guangwushan.net 时间:2016-11-30 来源:光雾山之窗

 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绝大部分族人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饮食、绘画、乐舞等文化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他们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有的地方人们自称“纳西”,有的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有的自称“纳恒”;有的自称“纳罕”(或译为“纳汗”);此外,还有少数自称为“玛丽玛沙”、“路路”(又音译为“鲁鲁”)。上述自称中,以纳西、纳日、纳罕、纳恒几种称谓居多,自称纳西的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于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为“人”。

历史起源

纳西族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传说古老的古羌人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河边部落,由于族单人少,古羌人常年遭受着外族人的侵扰,部落首领阿巴达领导他的族人躲避了一场场外族人的追杀,最终为了部落的生存被砍下头颅,从此,古羌人称自己为纳西,取人多势众之意。

《后汉书》 西羌传载:古羌人“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耗牛种,越篱羌是也” 。又说:“耗牛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 ,说的就是纳西族。

纳西族经济、文化在宋代得以快速发展,清朝时期发生了重大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变迁,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落。纳西风情——记纳西文化

上世纪20年代的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氏族

纳西族族组织普遍存在于纳西族中。家族由几户至若干户共尊一个始祖的血缘亲属组成。丽江纳西族曾有“梅”、“禾”、“肆”、“尤”4个氏族。东部方言区的纳西族多数属纳西古氏族“梅” “禾”两支后裔,西部方言区的纳西族多数属纳西古氏族“束”“尤”两支后裔。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是自明太祖时起封授的世袭“土官知府”,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民众则分为百姓和庄奴两种。木氏土司以“官姓木,民姓和”来区分贵族和平民。

纳西风情——记纳西文化

木府土司

纳西族主要信奉的宗教是本土宗教——东巴教,东巴教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民族精神、文化习俗有重大影响,是纳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干,是在纳西族处于氏族和部落联盟时期的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了其他宗教的一些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宗教形态。

纳西族的饮食文化

纳西族一日分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地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当地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特色饮食

纳西米线:由云南过桥米线发展而来,经过不断改良,添以纳西族当地美食特色,形成具有纳西风情、味美色鲜的米线美食。

丽江粑粑:做工精细、选料考究,采用当地上等麦面,用化油、香油鸡蛋揉成面筋,再行破酥、夹馅,之后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内泡、色香味俱佳的饼点。

米灌肠:是纳西人风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纳西风情——记纳西文化

纳西米线

纳西米线品牌故事:

在古老的纳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以前的父系社会,男人下地干活,女人在家做好丰盛的美食等待丈夫回来。农忙时,男人们根本顾不上回家吃饭,女人就把做好的米线封好带到田里给男人吃。

久而久之,女人在米线里加入一些菜品和腌肉,香醇的味道让男人吃了赞不绝口,更加有力气干活了,田里年年丰收。

从此这种具有纳西特色风味的米线就流传下来,经过不断改良,形成了我们现在吃到的纳西米线。

一道美食的诞生往往源于人类最初的本性的爱。

彩云之南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以及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千百年来兼容并蓄、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独具纳西风情的特色米线更叙写了云南饮食文化中绚丽多姿的篇章。

纳西米线传承云南过桥米线的美食精髓,百分百还原云南味道,汇聚云南各地美食口味,移步异景,让顾客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正宗云南美食文化。

(本文由中博餐饮纳西米线项目部提供)

    声明光雾山之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admin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